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零碳园区规划管理师、碳排放管理师”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及人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响应《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要求,助力园区及企业精准把握政策方向、掌握零碳转型核心知识与实操技能,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特主办本次培训班,本次培训由协会低碳能源专业委员会承办,旨在培养一批“懂政策、通技术、会管理、能实操”的零碳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为各地区、各园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培训目标
1.系统掌握政策:深入理解国家“双碳”战略顶层设计及地方零碳园区政策,把握申报要点。
2.构建知识体系:建立从能源规划、数字平台到碳资产管理的零碳园区全链条知识体系。
3.提升实操能力:重点掌握碳盘查、碳核算、碳足迹等碳排放评价核心技能。
4.赋能园区建设:能够初步规划和指导零碳园区的创建路径与实施。
二、培训对象
1.各地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园区管委会等政府机构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
2.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管理运营单位技术骨干;
3.从事节能环保、能源管理、环境咨询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
4.电力、能源、建材、化工、交通等重点排放行业企业的ESG及可持续发展部门负责人;
5.希望从事零碳领域工作的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及高校师生。
三、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协办单位:中国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金诺碳投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四、培训时间与地点
培训时间:2025年10月18日-10月19日(共计2天,含报到和结业)
培训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玲珑大厦B座
培训形式:线下集中面授+线上学习(会议号另行通知)
五、培训课程安排(两天全日制)
第一天:宏观政策与顶层规划篇
上午(09:00-12:00)
模块一:“双碳”战略与零碳园区政策深度解读
讲 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长江学者 鲁玺(待定)
全球共识与中国的责任
“双碳”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如何驱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模块二:零碳园区的顶层设计与创建实施路径
讲师: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任育杰
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正高级经济师
国家“双碳”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
零碳园区的定义、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解析
零碳园区规划的核心框架与关键要素
从规划到运营:零碳园区创建的“四步法”
下午 (14:00-17:30)
模块三:零碳园区申报流程与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实务
讲 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许远超
国家及地方零碳园区试点/示范项目的申报条件、流程与时间节点
申报材料编制要点与技巧(实施方案、规划报告、证明文件)
评审答辩核心要点与常见问题解析
模块四:零碳园区数字管理平台架构与收益模型
讲 师: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金风零碳
能碳一体化数字平台的系统架构与核心功能
物联网(IOT)技术在能源与碳排放数据监测中的应用
零碳园区数字管理平台的投资及收益模型
案例分享:国家级园区智慧能源与碳管理平台实战解析
第二天:核心技术与管理实操篇
上午 (09:00-12:00)
模块五: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虚拟电厂技术
讲 师:电力系统/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专家 周立专
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规划与设计
分布式光伏、储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应用与经济性分析
虚拟电厂(VPP)的商业模式及其在园区需求响应、调峰中的应用
模块六:碳排放管理的核心技能一盘查、核算与核查
讲 师:中国华电集团碳资产管理公司副主任 张壮
实操工作坊:基于IS014064、GB/T32150等标准,手把手教学员完成一个园区/企业的碳盘查报告。
组织层面与产品层面(碳足迹)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案例练习。
碳排放核查流程、关键点及企业应对策略。
下午(14:00-17:00)
模块七:碳资产管理与市场交易策略
讲 师:碳交易机构/投资机构专家杨小山
全国碳市场及试点碳市场政策规则最新进展
碳配额(CEA)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资产管理与交易策略
企业碳资产开发(CCER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
结业考核(闭卷考试):内容全面覆盖两天所学知识,重点考察对核心概念和实操技能的理解。
六、培训师资
鲁玺(待定):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与控制教研所,长聘教授、博导,毕业于哈佛大学JohnA.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兼职UNESCAP亚太能源联盟智库专家,科技部21世纪管理中心碳中和咨询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能源科技产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
致力于可再生能源“供一用”全链条评估技术、可再生能源潜量与变动性精准化评估方法与数据库、可再生能源倍增式发展的环境综合效应、区域与园区碳中和转型路径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区域与园区温室气体监测与核算领域的研究;主持北京冬奥十大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的研究、南网科研院南方区域新能源资源数据及综合分析服务采购、低碳能源与大气环境协同机制与政策与可再生能源系统建模与政策研究等项目;获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排名第二)、环境学院先进工作者、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先进个人、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环境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首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等奖项。
任育杰: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正高级经济师,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节能环保、综合能源技术研究及应用。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8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2017-2021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曾长期在国家电网系统任职,先后担任供电分局局长,青铜峡水电厂副厂长。“国电英力特”“银星能源”“凯迪电力”三家上市公司总经理、中节能工业节能公司总经理。
许远超: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主任,国家开发投资集团资深专家(节能环保领域)。主要从事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的绿色低碳咨询、节能诊断、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等研究与实践。参与国家“十二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及数值水平研究和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环境保障与节能关键技术研究。擅长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企业绿色工业建筑、绿色制造体系、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系统方案解决。
周立专:北京国科恒通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CEO.曾任能联未来(北京)CEO、中电图迹(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CEO、明阳瑞华售电公司总经理、明阳智能智慧能源事业部常务副总、明阳电气集团首席信息官、预研总监、智能电气总监等。是国内综合能源服务、电力交易、清洁能源、碳交易、节能、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行业专家。拥有90余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综合能源服务百家实践案例集》副主编,《能源智慧化技术及应用》编委等,是国内首批参与售电交易、首批参与风电、光伏和电能质量治理的行业专家。长期为南网、国网、华润、华电、中广核、国家电投等大型央企提供咨询、智能化和数字化服务。
张 壮:中国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碳交易运营管理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获硕士学位,工程项目管理专业。2010-2014年主要从事风光等新能源项目开发,2014年开始从事碳排放、碳资产运营领域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碳资产管理、减排项目开发、碳交易实践经验。2023年,作为参编专家参与海上风电减排项目方法学及6MW以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减排项目方法学编制。其中《并网海上风电CCER方法学》纳入生态环境部第一批方法学并正式发布。
杨小山:金诺碳投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金诺研究中心主任,在碳管理领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近二十年先后就职于行业领先的碳管理咨询服务机构、第三方审核机构,以及大型重点排放企业,参与完成超过百个碳资产开发项目、近千个企业低碳咨询项目、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节能减排研究课题,以及热工工艺技改项目,是碳资产管理领域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多年大型企业生产线一线运营管理经验、第三方审定核查经验,以及咨询服务经验的专家。
七、报名与缴费
(一)培训费用
培训费:单证:1980元/人,双证:2980元/人。费用包含讲课费、资料费、证书费、邮寄费等,培训当天中午提供午餐。
培训期间,学员交通、住宿及其他费用自理。
优惠政策:学生报名8折优惠,十人及十人以上报名享团体8折优惠。
(二)报名材料
报名人员需填写下列材料,并将电子件(word版及扫描盖章版)发送至报名老师:
(1)《零碳园区规划管理师、碳排放管理师》培训表;
(2)学员本人2寸电子证件照1张(6个月以内免冠蓝底正面照,尺寸3.5cm*5.3cm)。
(三)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10月15日。
(四)报名缴费
报名后请同时将培训费汇至如下账户,以确认参加培训。
缴费请通过单位账户。
单位名称: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纳税识别号:511000005000167971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阜成路支行
账号:11001085400059613079
汇款人附言:“单位简称+参加培训人员姓名”。
八、证书颁发
学员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颁发结业证书。
九、报名方式
诚邀各有关单位及个人参加,请于2025年10月15日前将报名回执表(附件)发送至指定邮箱或联系人。
联系人:白老师
电话:010-63429899
邮箱:shichangbuocieccpa.com
附件:报名回执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